警惕“吃出来的肝炎”——戊型肝炎。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惊喜福利来袭!3月16日接种戊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即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全国爱肝日从关注肝健康开始。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肝病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提到肝炎,我们知道有甲肝、乙肝;其实肝炎病毒家族有五大兄弟:甲肝、乙肝、丙肝、丁肝以及戊肝!它们虽然都属于同一家族,也都能对人体的肝脏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损伤。今天就来讲讲排在最后,我们陌生但又非常凶险的戊型肝炎。
一、什么是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同甲肝、乙肝、艾滋病及梅毒一样,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它是最后一种被发现的肝炎,但致死率是甲肝的10倍,近年发病率在我国已远超甲肝。
二、戊型肝炎是如何传染的?
戊型肝炎病毒(HE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可以通过戊肝病毒携带者传染,也可以通过食用了感染戊肝病毒动物的肉类或被病毒污染的水和果蔬感染。简单讲是“吃出来”的肝炎,很多人为了追求食材的鲜嫩口感,喜欢生食海产品,或者吃一些未炒熟煮透的猪肉、猪肝以及其他肉类,这些都有感染戊肝的可能。
例如大家吃火锅追求“七上八下、冷锅涮血、浮起来就能吃了”这是非常不安全的饮食习惯。
还有不少人在吃日料及生的海鲜时,以为蘸点芥末或者腌制起到杀菌的作用,暂且不提芥末是否真的能杀菌,但除了细菌,生食海鲜时仍需注意寄生虫以及戊肝病毒等病原体的存在。
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吃西餐,牛排追求“五分熟、七分熟”,以及南方的小伙伴喜欢的生腌、醉虾醉蟹等。
综上所述,猪牛羊肉制品、海鲜和牛奶中都可能携带戊肝病毒。并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烹饪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凉拌、刺身、爆炒、烧烤、涮食等风味烹饪方式对食物加热时长不够、温度不高,有可能无法将猪肉、海鲜中的 HEV完全灭活,增大了HEV的传播概率。
三、哪些人群更应重视预防戊型肝炎?
基础肝病(乙肝、丙肝感染者;脂肪肝、药物性/酒精性肝损伤人群)、孕妇、老年人是戊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研究显示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易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预后更差。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感染了戊型肝炎,两种病毒同时侵害肝脏细胞,会导致肝衰竭的发生率高达34.7%;死亡率13.8%。
孕妇感染戊肝病死率高达20%~25%,在孕晚期病死率甚至可达50%。
可发展成肝脏病变、重型肝炎、肝衰竭、以及产后大出血。同时,孕妇感染后可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死胎死产等严重后果。
老年人感染戊型肝炎后,存在病程长、病情重、预后不佳的情况。出现胆囊炎、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的并发症人数远高于中青年人群。
四、如何预防戊型肝炎?
要注意“病从口入”。不要追求食用生鲜,避免食用未烹饪熟的动物内脏、肉制品以及水产,家里使用的刀具、案板,要做到生熟分离。同时避免去未知的水域游泳垂钓、不要接触家畜及野生动物。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由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已上市,疫苗16岁以上人群可以按照0-1-6个月接种三针。大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显示,戊型肝炎疫苗对于戊型肝炎的保护非常高,一年的保护率可达到100%,大部分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保护可以达到30年,同时该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该疫苗的四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慢乙肝人群中接种戊肝疫苗同样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