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得改变有两个名字不得不提,一个是侯宝林,将相声带入高雅的舞台演出,一扫旧日的低俗气,并被后世赋予了相声大师的称号;郭德纲是相声再次回春的灵魂人物,之后,商演成为了相声牟利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判断演员成功与否的标准。
商演是判断演员成功与否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更不是根本标准。一些观众受到了错误的引导,动不动就用开个商演有人看吗、开商演试试来叫嚣,显的傻气十足。
说句大不敬的话,马三立、侯宝林开一场专场人气,不一定比得上秦霄贤,你能说马、侯两位没能耐?商演不能作为相声水平的检验标准,只是成名与否的一个考量,更坦白的说,有一些和相声水平无关。
书接上回,说相声的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侯宝林被称作相声大师,郭德纲却不能?
侯宝林代表了一个时代,他一声致力于相声的进步和发展,用毕生精力,把相声这个玩意带进了大雅之堂;也是侯宝林,开了相声在演出中攒底的先河,以至于张寿老都夸赞:宝林对相声是有功劳的。
马三立曾这样夸赞侯宝林:“他学嘛像嘛,每唱一番都有满堂好,这是人才。”这是艺术水平;侯宝林还着力培养人才,编写相声典籍,指引相声发展的大方向,带来了相声半个世纪的辉煌。
这才担得起相声大师的称谓。
相声界最后一位大师是马季,这算是共识。当然现在没有这种提法,也没有一个媒体将其称作大师,这要得益于侯耀文的功劳。
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媒体将马季称为相声大师,本是为侯家增光添彩的事情,但是侯耀文当即跳出来表示反对,并列出了相声大师的五条标准:
第一、是相声门里的权威;第二、擅长表演的同时还要能独立创作剧本;第三、必须发扬相声,让相声生根发枝,是相声教育家;第四、必须是相声理论家,能够写书、出书;第五、必须是评论家,能够引领相声的发展方向。
因此,郭德纲要成为大师已经不太现实,侯耀文已经把路给他堵住了。实话实说,马季成为大师的条件都具备,曹云金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马季先生去世之后,相声进入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我不是要说谁,郭德纲郭先生也好,姜昆老师也好,我认为到马季先生那儿是一个终结。
不能说是准确无比,但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现在要选出一个大师一样的人物,必定会招致多方面的阻碍,也会招致许多相声演员的反对。
要按着这五条标准来说,郭德纲也并不合格。第一条就不符合,相声门里的权威,郭德纲算不上;相声理论家,能够出书,指的是相声方面的研究书籍,并不是自传啥的;评论家,引领相声发展方向,郭德纲所走的道路遭到了部分人的嘲讽,也不会成为相声发展的道路。
相声体系已经趋于成熟,要再出现符合这五条标准的人越来越少,大师可能后无来者。
说到底,还是侯耀文制定的标准太苛刻,也许是为了相声的发展,也许是希望不让大师像艺术家一样遍地开花,但影响却是负面大于正面。观众喜欢的,许就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