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目录
一、把关人
二、意见领袖
三、沉默的螺旋
四、第三人效果
五、框架理论
六、培养理论
七、使用与满足
八、议程设置
九、知沟理论
不知不觉,时间就走到了九月的第一天,大家的复习进度都如何啦?
今天,我们要打卡一个新传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专题:新传经典理论发展。作为一个几乎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各位新传考研er一定要进行重点复习哦!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列举了把关人、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图片来源:微博@表情包哦)
01.
把关人
一
理论概述
“把关”(Gatekeeping)理论首先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生态心理学》和《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把关人”指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他们往往控制了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够进入传播渠道。
1950年怀特将“把关理论”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把关”机制。他指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之后,麦克内利与巴斯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指出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有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把关人”既可以是个人(记者和编辑),也可以是媒介组织或其他利益集团、权力机构等。
二
对应真题
❷简答题:在新闻算法推荐运用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把关人这一概念?(复旦大学,2022)
❸简答题:网络媒体把关人应该注意的问题。(广州体育学院,2022)
三
模拟真题
在社交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发生了何种变化?
答案示例:
随着 Web2.0时代的发展,传播中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演化为“共动”的关系。在“共动”的关系网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且同时扮演着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多重角色。这带来了全新的多向复合传播模式,把关人角色及其把关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被大大削弱,由此带来了信息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一、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权利分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守门人”的角色多由记者、编辑承担,只有这些少数的大众媒介内部人员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利,决定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大众媒介的外部人员基本无法参与信息的把关。
而在传播渠道充分畅通、传播权利充分泛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越来越体现出双向性、互动性。专业的传媒组织不再是传播话语权的垄断者,网络“把关人”呈现多元化态势,从政府到组织机构、媒体、商业机构和个人,人人都有传播的渠道和权利。“麦克风”不再为传统媒体所独有,媒体的把关力量大打折扣,把关权遭到分化。
二、把关标准个性化使新闻真实性降低
在新媒体时代,个人用户是信息的重要把关人,而这些个人用户大多不具备专业的信息筛选、判断标准和能力,他们对信息的评判基于主观层面。在此基础上,其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增加了新闻真实性的不确定性。
同时,部分个人用户对于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仍缺乏质疑意识,直接转发未核实的新闻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个体把关人,专业媒体和媒介组织所传播的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亦有所下降。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部分媒体为了争夺热点、揽取更多的用户流量,轻易地发布和评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导致虚假信息大量散布,影响社会秩序,致使专业媒体的权威和形象受损。
三、把关人多样化使信息接收难度加大
在新媒体环境下,即使“传受合一”,但信息接收者仍以独立的个体为主。社交媒体把关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让进入社交平台的信息在类型、风格、价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程度不一,这使得传统媒体下简单有序的市场变得复杂起来,而这些直接影响了受众的选择。这样的信息市场虽然让受众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好的保证,但是受众的判断和筛选标准也因此受到干扰,其对于信息的选择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
(图片来源:微博@好物安利官)
02.
意见领袖
一
理论概述
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了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意见领袖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领袖,具有和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均匀的分布在社会上任何阶层和群体中、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接触量大等特征。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是大众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
对应真题
❶论述题: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新特征。(成都大学,2021)
❷简答题:新媒体环境下的意见领袖特征以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湖南大学,2018)
❸简答题:互联网时代的意见领袖有什么特点?(复旦大学,2016)
三
模拟真题
新媒体语境下,意见领袖的机制与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示例:
意见领袖最早由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研究美国大选期间提出,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者过滤作用,并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壮大,意见领袖的运作机制和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从信息传递到议程设置,扩大沉没者声量
社交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不仅扮演着信息传递的角色,他们往往也能够进行议程设置。得益于社交媒体,意见领袖能够发布自己的观点,在面对社会热点议题时,他们往往能够及时发声、引导舆论,扩大“沉没者”的声量,并能够与媒体发生互动,设置议题。
二、从术业专攻到跨界联合,坐拥桥接型资本
传统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往往在某一社群中有话语权,而随着互联网的勃兴,意见领袖坐拥更多的社会资本。他们通常活跃于不止一个社群之间,坐拥罗伯特·帕特南所说的桥接型资本,能够在多个社群间都具有话语权。比如B站中的up主既活跃在生活区也活跃在舞蹈区,并且视频都具有很高的点击量。
三、从公共事务到营销带货,滋生非理性消费
社交媒体赋予意见领袖更多的权利,他们不仅能够针对热点事件、公共事务发声,他们还能够借助互联网所赋予的社会资本进行流量转化。直播带货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新风潮,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参与到直播带货中,从对公共话题的讨论转向经济领域。与此同时,营销带货尚未发展成熟,相关规范有待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四、从地缘联系到趣缘连接,打破社群间区隔
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往往因为地理位置而聚集在一起,即地缘联系。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区隔,人们的联系从地缘、血缘转向了趣缘,而意见领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趣缘社区往往是围绕某一兴趣形成的社区,而意见领袖是这一社区的组织者维护者,加快了这一社区的形成。
(图片来源:微博@动漫头像)
03.
沉默的螺旋
一
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后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
理论命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❶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和附和。
❷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❸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沉默的螺旋在舆论观和效果观两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❶舆论观:舆论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❷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二
对应真题
❶简答题:沉默的螺旋假说有哪三种命题构成,予以说明。(西北大学,2022)
❷简答题: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意义。(中南大学,2022)
❸论述题:结合实例,试论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中国海洋大学,2020)
三
模拟真题
在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机制是否还发挥作用?
答案示例: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一、网络交流方式使少数派敢于表达
面对面和网络中的媒介传播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意见表达结果。在网络空间条件下,参与者觉得更舒服,比在面对面环境下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另外,面对面非常依赖于口语和周围的信息,如非语言动作和他人的态度;而网络空间具有文字表达和匿名性等特点,在此类空间上很难看到隐藏自己意见的状态。在感官上减少了对不平等和被孤立的恐惧,从而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基本上不会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当少数派面对占优势的多数派时,不仅不会避开自身所面对的现状,而是敢于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反抗网络上的多数派。
二、网络空间中的群体压力和规范依然存在
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空间中的交流者可能比面对面交流者更专注于发展社会关系,不仅如此,在群体规范方面,面对面交流与网络空间中的交流相比除了在时间上需要更多外,在许多方面二者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发展起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来,这种群体规范必然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与社会孤立恐惧感。
三、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并未消失
虽然网络空间仍然会对人造成同样的社会孤立感,但是在现实中,仍然能看到网络空间成为各种声音争论的地方,有时处于不利的一方仍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似乎网络上沉默的螺旋已经消失。但与现实中的中坚分子有所不同的是,在目前,互联网络的用户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具有较高学历的人群,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明显。这部分中坚分子成为新思潮和新思想的传入者,是舆论发生转折的关键因素。当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时,中坚分子的公开意见表达,往往成为“皇帝新衣”骗局的揭露者。
在新媒体环境中,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由于信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身边的信息越来越成为一体。作为传播通道之一的互联网只是我们信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沉默螺旋机制并不孤立地只在网络空间中存在,而是与我们现实中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
(图片来源:微博@搞怪头像BO)
04.
第三人效果
一
理论概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于《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第三人效果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不仅从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信息来源的客观性、权威性会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强弱。
二
对应真题
❶简答题:简述第三人效果的内涵,以及产生第三人效果心理的原因。(南开大学,2022)
❷论述题:购买生活必需品,自媒体过度解析从而引发的抢购风波,请用第三人效果理论分析。(重庆师范大学,2022)
❸简析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北京工商大学,2021)
三
模拟真题
简述新媒体环境下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变化。
答案示例:
新媒体环境一方面为权威信息抵达受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有助于消除传播隔阂,因而起到了减弱第三人效果的作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一、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第三人效果”中影响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对信息的认识、个人特质以及社会距离,而这三者随着新媒体的使用发生变革。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受到了限制,信息更容易被理解为宣传、劝服的目的,加之媒体在地域限制下覆盖率和直接到达率的影响,权威信息的影响力会被削弱,因此可能加剧“第三人效果”。
而新媒体的使用为受众信赖的权威信息更快更直接地到达受众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有助于消除媒体与受众的隔阂,提高受众对权威信息的接触,此外新媒体给“他们”中间的知情者、权威信息解读者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权,有助于促进公众间的沟通交流,在官方意见之外形成更有亲和力的意见交流。
二、新媒体加强政府及传统媒体的反应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期,只有公众的行为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媒体所感知,而媒体感知到的信息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反应,这就给公众的过激行为发生留下了空间。新媒体时代随着政府、传统媒体纷纷借助于互联网乃至手机等移动新媒体,有机会了解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判断,因此他们不光能够及早介入、加快传播,更重要的是,官方信息的传播直达每个受众的手中,减少了传播噪音和信息变异,这种及时把握和有效反应能够让政府及媒体的信息传播更为有力。
三、新媒体为多元意见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第三人效果”的第二个阶段是导致受众忽视对“他们”误判的关键。因为,个体被暴露在集群行为和强大的社会舆论中,个体无法判断“他们”这么做的真实原因,也无法判断舆论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因此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置若罔闻,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它消减了地理距离,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因此质疑、否定意见得以存在,人们更容易在新的空间里看到意见相同者。只有给不同意见以空间,才能让观点在博弈中优胜劣汰。
新媒体的出现在“第三人效果”的不同阶段为消解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但在新媒体中依然广泛存在的“第三人效果”现象提醒我们,虽然技术为变革提供了可能,但是技术本身不一定意味着改变,这需要大众传媒及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探索,促进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
(图片来源:微博@动漫头像)
总结
总结一下,对于“经典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类型的题目,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理论本身,熟悉理论的核心内涵及适用范围是基础。再将新媒体时代的时代特征与理论本身结合起来进行作答,例如在意见领袖这一理论中,由于新媒体时代人们从地缘走向趣缘联系,意见领袖也从传统的地缘走向网络趣缘。除此之外,各种对于传统理论嬗变的论文也能给我们的答题带来启发,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可以进行相关的阅读。
当然,除了上文列举的四个新传经典理论之外,还有框架理论、培养理论、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知沟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