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们,是农民眼中的“田秀才”“土专家”,村里需要啥就研究啥,把教学课堂放在田间地头;他们,是能让乡亲们致富的“科技明星”“致富能手”,选种、施肥、滴灌等学问一个都不少……他们,就是“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技特派员。
“特派员”,是指带着一项特别的任务,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身负使命的人;“科技特派员”,则是拥有科学知识的力量和技术赋能的翅膀,服务于“三农”的专业技术人员。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回信,满怀深情地肯定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的成效,并着眼未来提出殷切期待。
当农业被赋予科技力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当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倾心服务于“三农”,给田野和远方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02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闽北农业大市,福建省南平市同全国各地农村一样,农业缺科技。
向农村派出科技人员,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步。
1999年,南平市在深入调研、问计于民的基础上,提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并下派22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科技扶民。从此,开启了全国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
南平人把破解“三农”难题的第一脚踩在科技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引发了广泛关注。
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对此事专题调研后,在《求是》刊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这一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同年10月,科技部总结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实践经验,在宁夏、陕西等西北5省区开展试点工作。
之后,科技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制度安排;从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制度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
从福建南平的“星星之火”,到全国推广的“创新之花”;从首批下派225名科技人员,到目前全国70多万人(次)科特派服务农村一线,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地方实践上升成为国家层面制度性安排,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03
科技特派员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
“有问题就问特派员!”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进入乡亲们的“心里”。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被誉为“世界菌草之父”,是一名资深的科技特派员。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
1997年4月,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协作会决定将菌草技术列为帮扶宁夏项目。次年,林占熺作为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人员来到宁夏闽宁村。
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闽宁村,近2万人是从宁夏西吉县易地扶贫搬迁来的,有着强烈的脱贫愿望。但他们对林占熺团队提出的能在玉米秸秆上种出蘑菇的承诺,不太相信。
“一开始,大沙尘暴一来,蘑菇就会死掉。我们就住在蘑菇房,观察气候变化,摸索种植蘑菇的规律。”林占熺说。
经过艰辛探索、反复实验,在科技特派员的蘑菇试验房里,新鲜肥美的蘑菇、木耳长出来了。
盼着致富的当地农户,看到玉米秸秆上真的种出了蘑菇,纷纷向他们请教技术,跟着进行大规模种植。就这样,种植蘑菇、木耳成了当地农民的一条致富路。
30多年来,林占熺带领团队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钱袋子里”,使菌草技术在全国31个省(市、区)506个县推广应用,并传播到全球106个国家。
“太行新愚公”、科技特派员李保国,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35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直至生命尽头。
“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高级农艺师刘国英,是福建省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他深入山林、扎根茶厂,把自己多年经验总结编写成教材,免费发放给农户和茶企,举办各类茶叶技术培训班,和乡亲们一起把茶树变成了“摇钱树”,也让武夷岩茶(大红袍)更享盛名。
高级农艺师刘国英。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多年间,广大科技特派员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庄重誓言,让“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04
一块地,怎么种?养殖业,怎么养?都得讲方法讲技术。最懂这些技术方法的人,就是活跃在北疆大地田间大棚、养殖场的科技特派员。
给草莓“把脉问诊”。
“什么情况?”“这个叶子上有点儿(病虫害)。”“上次咱们不是打了一个红蜘蛛,是没治住还是有别的了?”“我弄不懂呀!一弄不懂就叫你了。”这是呼和浩特市塔利园区草莓种植户徐德志和科技特派员程永强的一段对话。
对徐德志来说,程永强就是为草莓“把脉问诊”的良医,日常出现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上门指导解惑。
科技特派员程永强。
今年是程永强研究草莓的第12个年头,在他的带动下,塔利园区草莓种植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高端草莓采摘的热点地区。
秸秆还田,变废为宝。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努文木仁杏花村合作社里,水稻大户颜景西高兴地谈起秸秆处理技术,“科技特派员帮助我们加入微生物腐熟剂,实现秸秆还田,还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后再也不愁秸秆怎么处理了!”
颜景西口中的特派员,就是以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兴健为组长的水稻产业组成员。他们通过现场了解育秧情况、指导栽培技术,也有了新发现。“有种植户将稻茬和羊粪混合在一起发酵,做成有机肥,变废为宝,还能起到土壤改良的效果,这一方案值得推广。截至今年,我们已完成秸秆还田3000亩。”徐兴健在接受“识见”采访时说。
特派员徐兴健。
像徐兴健这样的技术型能手还有许多,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武装农户头脑,帮助种植业实现增产增收。
由“单兵作战”到“组团作战”。
从技术型特派员到创业型特派员,再到法人、团队特派员,内蒙古提升科技特派员组织化程度,拓展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通辽市库伦旗这一世界肉牛黄金养殖带,科技特派团肉牛产业组开展肉牛品种改良,为库伦旗肉牛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乌兰察布商都县,马铃薯产业组引入自主选育的旱作新品种“蒙乌薯”,马铃薯产量大大提高;
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科技特派员吴桃介带领团队开展盐碱地(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带领当地农牧民走出一条符合盐碱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原来的单兵作战,单一的服务形式正在向组团作战,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转变,这一改变形成了学科对接产业,产业又带动创新,创新又反哺推动产业的良性机制。”内蒙古科技厅副厅长于潍在接受采访时说。
“识见”从内蒙古科技厅农村处获悉,截至目前,内蒙古各级科技部门共选派4200多名科技特派员,科技厅备案74家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精准解决乡村振兴中的技术难题。先后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直接服务农牧民32万户,带动25万户农牧民增收。
05
无畏山高路远,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科技特派员是纵横山野田地的豪放派,是流向农民心田的婉约派,是以科技让农业更美的偶像派,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力派。
新时代的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科技特派员充满服务热情和创业活力,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振兴的先遣队。
服务“三农”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创新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不一般”的科技特派员,正在创造着“不一般”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