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董遇传》中董遇云:“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读书有三余,分别指: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董遇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利用“三余”时间去学习,寻找闲暇时间抓紧学习。
董遇,字季直,汉末三国魏国人物。性格木讷但是喜爱学习。他经常上山收集野生的禾背回卖钱,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学习。
《读书三余》原文如下: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lǚ)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