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很多,其中绕不开的就是赤壁之战,可以说赤壁之战才是正式拉开三国并立的序幕。
而我们通过《三国演义》所知道的赤壁之战的过程,其实并不准确。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述中,包括铁索横船,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等情节,无不告诉人们,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是借助火攻,大获全胜。
但是实际上,这个情节是在宋朝之后才有的,而几百年的传承中,原本的事实早就面目全非,真实历史中,曹操的失败在天灾,而非兵败。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一统北方,携大胜之姿发兵南方,遭到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抵抗。
先看双方实力,曹操一方,统一北方后,实力大增,《三国演义》中提到他率百万大军南征,实际有八十万。
但正史中,曹操刚刚平定北方,各处需要分兵把守下,八十万大军要有一大半儿留守,所以南征之时也只带了三十余万兵马。
第一战,曹操不战而屈人之兵,荆州直接投降,而当时荆州有军十万,所以此战后曹军达到四十万。
不过因为荆州乃战略要地,所以曹操肯定要留兵把守,荆州守军十万,他也要留十万大军,带走十万荆州军,同时其他拿下城池也要分兵把守,如此等他到达长江隔岸,四十万大军也就要减去十几万才行。
所以与孙刘开战之际,曹操实际统军20万到30万之间。
再说孙刘联军这边,孙权这里为地主,兵力多些,刘备还没固定地盘,人手少些。
先看孙权这里,当时江南还不是所谓的鱼米水乡,在此多的是吴越故族,与孙权也就是名义上的称臣而已。
所以孙权并没有完全掌控南方,兵力自然不多,根据记载,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之众。
而且同样为了稳固统治,十万大军也是分散各地不敢轻动,所以真正在前线的只有周瑜麾下兵马。
周瑜虽然书中说是水师大都督,似乎在孙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毕竟是臣子,不可能掌控太多兵马,十万大军中,他也仅仅握有三万人马。
刘备这里呢,本来人就少,之前多次败北,连自己固定地盘都没了,人马也只剩下两万,而因为要到东吴客场作战,所以不敢多带兵马,为了留下后路,他也只带了两千人,当然也是为了防止东吴以为他想施展假途灭虢手段。
总之,孙刘联军统共不过3.2万人。
如此一对比,曹操20多万VS孙刘3.2万,不论怎么看都是曹操稳胜啊,要不是有着长江天下阻隔,恐怕孙刘连抵抗的可能都没有。
最终,曹操几十万人愣是败给了孙刘几万人,且损失惨重,就连为渡江造的船都被大火焚烧干净。
因此后世之人猜想,曹操之败是被孙刘火攻所致,但是实际上,这个猜想有些异想天开了。
烧船是肯定的,因为曹操确实造船了,毕竟想要攻打孙刘联军,必须要渡江,渡江就要有船。
秦汉之时,造船技术已经领先世界,单说战船中更有楼船、斗舰、艨、桥船、戈船、赤马、斥候之別。
汉武楼船
其中楼船最大,史料《太平御览》上记载,汉武帝在长安所造的豫章大船,可载万人,当然里面有些夸大之嫌,不过装个千人是觉没问题。
假设曹操造的都是楼船,一船两三千人,那就需要百艘楼船才行,不说能不能建造这么多,光是百艘楼船的制造时间,就不是曹操能等待。
所以曹操不可能一下子就制造出能满足二十万大军使用的船只,他只会制造足够使用过江就行。
如此一来,曹操实际上拥有的船只不会太多,那么大军就不可能全部驻扎船上,顶多留守一些,大部分还是要驻扎岸上,而且还要留出造船使用的空地,那驻扎之地离船就不能近了。
这样一旦孙刘联军真的以火攻来对付曹操,那么曹操损失的也只会是造好的船,实际上岸上的大军不会受到过多牵连。
那么一轮火攻之下,曹操照样有着十多万可用之兵,孙刘联军不到四万人是绝不可能大败曹军的。
所以曹操的赤壁之败,绝非被孙刘火攻所致,但他确实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只能说天灾面前,曹操也是无可奈何,只因为一场瘟疫,导致曹操功败垂成,这些也是史料中真实记载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去信孙权,信中提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意思是,赤壁之所以失败,是我军中有疾病,我只能自己焚船离去,却让周瑜白捡了这个功劳。
而陈寿的《三国志》中,多个篇章也都提过,赤壁之战中,是曹操烧剩余船只而败退,作为西晋时代的历史学家,无疑陈寿所得的信息更为准确些。
所以赤壁之战,曹操麾下的船只并非周瑜火攻所致,而是曹操自己烧毁船只,阻挡孙刘联军追击,倒是让周瑜捡了个便宜。
而究竟是何种疾病让曹操不得不退,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最让人认可的是一种北方人到南方后易得的病——血吸虫病。
这种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若是没能提前发现和预防,一个月后爆发就会呈现大面积传染架势,对于古人来说就是瘟疫。
因为对瘟疫的恐惧,古人通常会选择远离始发地的方式,隔绝瘟疫传播可能。
所以曹操撤军,极可能是大军中大面积瘟疫爆发,导致无法作战,为避锋芒,只能撤退,甚至不惜烧船阻敌,可见当时情况之危急。
虽然这个说法未得证实,却也侧面表明了,周瑜火烧赤壁并非事实,曹操败北,是天时所致,并非输给了孙刘联军。
所以赤壁之战,曹操之败非人失败,而是天灾面前人力不可及。
但是不管真实究竟如何,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态势正式展开,可以说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开篇!
叹,天不助我时,意外频生,一朝不慎,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