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日本右翼要求长崎修改二战表述?《环球时报》记者进行独家调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6:50: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编者的话:位于日本长崎市和平公园附近的长崎原爆资料馆,陈列着该市1945年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资料,告诫世人铭记历史、防止战争重演。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长崎原子弹爆炸80周年。作为纪念活动之一,该市计划更新资料馆的展陈内容,而这让近年来围绕相关内容产生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日本部分右翼团体要求资料馆修改甚至抹去馆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表述,引发诸多和平人士和团体的反对。《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就此事进行调查,对原爆资料馆、长崎市政府、日本市民团体代表以及国内专家等进行采访,发现有关资料馆被要求修改二战表述事件折射的是日本社会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深层矛盾以及政治右倾化问题。有日本市民团体代表直言,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不好好反思历史,就无法拥有和平的未来!”

资料馆展陈方案事宜由长崎市政府负责回应

据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报道,为纪念原子弹爆炸80周年,长崎市计划更新该市原爆资料馆的展陈内容。相关展陈更新方案包括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等方式,以直观易懂的视觉形式呈现核辐射给人体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终身无法摆脱的健康和精神伤害。资料馆还计划调整介绍长崎被投掷原子弹历史经过的展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展陈更新方案中,介绍被投下原子弹之前日本对外战争的大事年表中保有“占领南京”“发生南京大屠杀”等表述。日本一些保守派团体长期对此不满,向长崎市原爆资料馆以及市政府施压,要求对此进行修改甚至删除,导致今年的资料馆展陈更新方案悬而未决。长崎市原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更新方案,后宣布延期。最新消息显示,该市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在2027年春季对外公开相关方案。

长崎原爆资料馆外景。(资料图)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致电长崎原爆资料馆就此事进行采访。在接通资料馆人员后,记者先是说明来意,随即响起一阵呼叫等待音,之后出乎意料的是,电话被转接至长崎市原爆被爆对策部和平推进课(以下简称“长崎市和平推进课”)。记者被告知,关于原爆资料馆展陈方案的相关事宜由该课负责回应。

长崎市和平推进课一名男性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资料馆内的相关表述保持原状,但关于现有“日本占领南京”“发生南京大屠杀”等内容的表述方式如何调整,“并非长崎市单方面可以决定的”,长崎市政府将与原爆资料馆进行商议,同时一个由外部成员组成的“长崎原爆资料馆运营审议会”(以下简称“审议会”)也将参与讨论,经过各方共同商讨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4月之后才能确认最终调整方案”。

右翼团体成员陆续进入审议会

《朝日新闻》的报道显示,自2019年以来,审议会一直在讨论长崎原爆资料馆展览内容的相关事宜,审议会成员的任期为两年。长崎市政府官网上公开了审议会部分会议记录,其中2020年首次出现关于修改南京大屠杀相关表述的讨论。这份2020年12月的会议记录显示,审议会事务局称,在资料馆展示室C区“迈向无核武器的世界”相关内容中,以年表的形式介绍了从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结束的这段历史,其中有“占领南京”“发生南京大屠杀”这样的记载。当时,有审议会成员声称,有观点认为“没有南京大屠杀”,因此“将相关表述修改成‘南京战’也不算错误”。

会议记录显示,当场就有审议会的其他成员反驳说:“日本当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且有大量中国平民被杀害,这是确凿的事实,所以还是有必要清楚地展示出日本曾经实施的加害行为。”当时的审议会会长称“开会不是为了给此事下结论”,而是为了交流看法和意见,并以此番发言结束了会议。

2023年的一份会议记录显示,有审议会委员在发言中表示,尽管存在所谓“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观点,但也有村濑守保提供的照片(侵华日军村濑守保于1937年到1940年之间在中国拍摄了3000多张照片,记录了侵华日军的罪证。村濑去世后,其家人将这些历史资料捐赠给日中友好协会——编者注),以及他从相册等资料中整理出来的证据。比如村濑提到,当年他进入南京时曾在入口处被拦下,并听到了关于南京城内发生大屠杀的传闻。等他进入南京之后,发现扬子江边有大量包括平民在内的尸体,这证实了大屠杀的发生。这位委员还称,必须明确阐述日本的加害责任,特别是日本单方面对中国发动武力入侵,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这些事实必须明确地呈现出来。不过,此后在公开的审议会会议记录中,围绕“南京大屠杀”的讨论有所减少。

“所谓由外部人员组成的审议会,其成员是经过挑选的,近年来逐步被替换为右翼团体成员。”长崎县和平运动中心事务局长平野忠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比如在2023年审议会成员轮替中,长年投身于和平活动的平野伸人落选,他一直主张有必要举办日本战争罪行展览,认为长崎原爆资料馆展览内容有必要提及日本战争罪行的历史。当地13个市民团体认为审议会成员的选拔带有主观性,要求将平野伸人列为增补成员。不过,长崎原爆资料馆馆长井上琢治对此回应说,审议会成员选拔“基于审查标准”,由6名审查员“有效进行,并非有意排除平野伸人”,因此不会考虑重新审查。

“这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平野伸人对我们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士,他的落选让许多市民团体切身感受到了危机。”平野忠司表示,这说明日本和平人士的发言空间被严重挤压,尤其是在像审议会这样可以参与决策的会议上,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发声的权利。平野忠司强调说,长崎遭受核爆是受害者,这是事实;日本侵略他国,是加害者,这也是事实,应该把所有事实如实传递下去。他还称,接下来还会和其他团体积极联动,采取一切措施,敦促政府不要对现有表述作出修改,“当今日本右倾化愈发严重,不能再这样下去”。

“日本右倾化愈发严重,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长崎原爆资料馆关于南京大屠杀表述的修改争议,折射出日本社会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深层矛盾。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冷战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集中体现,其背后涉及日本历史清算不彻底、右翼势力长期渗透、教科书系统性篡改等结构性问题。

“长崎作为历史上对华友好的象征,其原爆资料馆的争议凸显了右翼势力对和平主义阵地的侵蚀。”刘江永表示,相关事件始于2020年前后,正值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期。右翼团体试图删除南京大屠杀等表述,本质是对东京审判结果的否定,更是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共识的挑战。长崎原爆资料馆陈展更新方案的延期,则暴露了日本社会在历史问题上的分裂——既受右翼施压,又需顾及国际舆论与国内和平力量。平野忠司对记者说:“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只关乎展览,不只关乎长崎,也不只关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而是关乎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展现出的冰山一角。日本右倾化愈发严重,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我去过中国、韩国,看到了日本当年到底做了什么。我希望那些否定历史、胡乱发表观点的所谓‘学者’首先认真学习一下历史,再亲自去相关国家看看。”平野忠司对记者说,篡改、美化、稀释等手法都无法掩盖历史真相,只会制造更多问题,“不好好反思历史,就无法拥有和平的未来!”

“只有传达所有历史真相,才能更有力地向全世界展现和平的宝贵”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一些右翼势力试图借首相谈话重构历史叙事。日本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石破内阁计划不发表官方的首相“战后80年谈话”。

“我们强烈反对这种举动(修改南京大屠杀等表述)!”平野忠司表示,在长崎原爆资料馆大事年表中,应详细记录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战争的。如果抹去或者改变现有说法,就是在稀释历史,“包括我们在内的多个市民团体已经数次向长崎市议会表达意见,要求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据日本长崎放送报道,包括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和市民等21个团体组成的“要求向全世界传播核爆展览的长崎市民之会”,日前向长崎市原爆资料馆提出申请,要求展示有关日本加害历史的内容。长崎县和平运动中心负责人米村丰表示:“仅仅诉说原子弹爆炸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将长崎的心愿传达给世界的。日本对亚洲的侵略历史不能被忽视,因此不能篡改诸如南京大屠杀等史实。”对此,井上琢治表示,他已在原爆资料馆的运营审议会上进行汇报,接下来会在听取各位委员意见的同时,慎重地加以研讨。长崎市政府则称,收到的意见将在今后的设计讨论中作为参考。

长崎市2024年4月对外公布了《长崎原爆资料馆展陈更新基本计划》,并公开征集反馈意见。《环球时报》记者在其官网上查阅到汇总而成的反馈意见,发现其中多达68处提及“南京大屠杀”。一名日本民众表示,日本曾经侵略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加害历史是事实,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侵略罪行无法抹去。另一名日本民众直言,“作为长崎市民,对一些人企图歪曲和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的行为感到羞耻”。该市民强调,长崎是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应真实地展示历史,让长崎的孩子能接受正确的和平教育,明白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珍贵。还有日本民众担心,如果日本政府否认历史事实的消息传到全世界,会让人觉得“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莫非又要重走过去的战争路”?

长崎文化放送称,当地市民组织近期公布了一项针对长崎原爆资料馆外国参观者的调查结果。当被问及“是否应保留原子弹爆炸前的历史展览”时,93%的受访者回答“应当保留”。长崎一位不便具名的市民团体成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修改(南京大屠杀等表述)的做法……只有传达所有历史真相,才能更有力地向全世界展现和平的宝贵”。

刘江永说,长崎原爆资料馆关于南京大屠杀表述的争议将对中日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他认为,部分日本民众反对长崎原爆资料馆修改二战相关表述表明和平主义力量的存在。未来,历史观斗争将与台湾问题、日本修宪进程交织,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核心变量。中国需警惕日本借历史修正主义重塑国家认同,同时加强对日“知的外交”,打破其单方面叙事。所谓“知的外交”,即通过正确信息的不断传播,防止在误判基础上出现一国对外决策失误和对他国感情恶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