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04个岗位、3700个工种、2478家企业……4月19日,在兴安盟“京蒙协作 职通未来”劳务协作促就业招聘暨基地授牌活动现场,企业展棚林立,求职者络绎不绝。
此次活动线下现场招聘与线上直播带岗同步进行,2400余家北京企业、70余家兴安盟企业,精准推送能源、家政、制造、服务等大量务工就业岗位,为兴安盟市民、农牧民提供丰富的就业选择。
招聘会上设置了“劳务品牌专区”、重点推介品牌岗位专区和政策咨询专区。2万余人进场求职,线上直播间进场2万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86人。
“我学的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与几家企业的岗位需求十分契合。能够在家门口直接求职北京地区岗位,这得益于政府对我们就业问题的重视和努力,让我务工就业更安全、更扎实。”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雨晴说。
政府搭台、京蒙联动、企业招聘、百姓受益。招聘会上还为8个京蒙劳务协作就业帮扶基地集中授牌,3家盟内职业院校、就业培训机构与北京及各地用工企业签订协议,持续培育打造兴安盟区域劳务品牌,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助力兴安盟农牧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兴安盟有效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训,培育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牧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眼下,京蒙两地也正以劳务协作为抓手,不断创新就业帮扶形式,持续拓宽就业帮扶渠道,携手推进京蒙劳务协作向纵深发展。
“劳务协作是京蒙协作‘四项行动’的核心内容,本次‘京蒙协作 职通未来’劳务协作促就业专场招聘会,是兴安盟贯彻落实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和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农牧民就业收入的关键举措。”兴安盟农牧局副局长苏立德介绍,兴安盟正在强化就业平台资源共享服务,构建就业服务共同体,努力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打通农牧民就业“快车道”,持续培育具有兴安盟特色的劳务品牌,推动京蒙劳务协作提质增效。(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