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长过程中会考很多证书,最早经历这些关卡的孩子中,一定有像我这样学围棋的。由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这张业余围棋段位证书,承载着每一个棋童的梦想。
我的业余围棋段位证书,静静地躺在家里的抽屉里。这张薄薄的纸头中央,印着一个大大的红色阿拉伯数字,代表着我小时候学棋辛勤付出后的回报。每次捧起这张纸,从4段到5段的考证经历,依然是鲜活的记忆。
我出生在上海,5岁开始学棋。对小棋手来说,业余升段赛就是检验自己围棋水平的专业考试。升段考通过后,凭上一个段位的证书原件换取下一个段位的证书,看着证书上的数字从1段、2段、3段、4段到5段,每个学棋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拾阶向上的梦想,希望早一天能在棋枰上变得更强,并得到专业的认可。
那时,上海的业余围棋升段赛一年有两次,升段名额有限。天津路上的应氏大厦,经常办升段赛。那里是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办公地,也是应氏杯、倡棋杯等围棋世界大赛、职业大赛的举办地,小时候经过时,觉得这幢矗立在市中心的大厦非常高,后来去那里参加升段赛,感觉自己走进了围棋的殿堂。
2011年3月那次升段赛,参加的考生挺多,考场的房间类似学校教室那种,每间教室里摆放了十几二十张桌子,能容纳近40人。当时我7岁,不少来参加升段赛的孩子都比我年长一些。前6盘棋,我赢了4盘,按照规则再赢一盘就可以从4段升至5段。最后一盘棋,当时我形势不错,结果收气时却没收好,原本比对手快两三气的,最后却比对手慢了一气,将胜果拱手送出。这次升段考就没有通过。
最后这盘棋我原本要赢的,但对杀的时候却没下好,因此有种特别遗憾的感觉,就差了那么一点。无奈,我又等了半年,下一次升段考,我下了6盘棋,其中5盘获胜,如愿升到5段。
如今,我是一名职业棋手。回顾小时候这段考证的经历,一次次踏入升段考赛场,一盘盘与对手激情搏杀,其实对我成长为职业棋手帮助很大。虽然说定段赛和业余升段赛的水平不一样,但经历最后一盘“赢就升段、输就原地踏步”的心路起伏,这种面临人生大考时的感受是相通的。而且,定段赛若是差一盘,还要再等上一年。多一些这样的经历,对我作为棋手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只有经历过最后关头的失败,才能总结得更深刻,才会有彻悟后的成长。 (作者系围棋世界冠军,同里天元赛新天元)
原标题:《十日谈 | 王星昊:人生常大考》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蔡瑾
来源:作者:王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