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地标化作“新”舞台,《九洲那片月》在珠海九洲城首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3:36:00    

承载着珠海市民41年记忆的仿古建筑群,怎样开启从“城市博物馆”向“文化新地标”的蝶变之路?4月30日晚,珠海演艺集团打造的首部大型实景旅游秀《九洲那片月》在珠海九洲城首演。

演出现场

老地标“解锁”新活力

始建于1984年的九洲城,曾是珠海人休闲娱乐的“城市客厅”,其白墙黄瓦、幽廊凉亭的宫殿式建筑群,见证过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的盛况,也记录着珠海市民假日游园、打卡留念的欢声笑语,镌刻着三代珠海人的共同记忆。“让九洲城重获新生、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使珠海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历史交给我们集团的任务。”珠海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表示。大型实景旅游秀《九洲那片月》以九洲城“建筑即舞台”的沉浸式观演体验为核心理念,围绕“月”这一东方美学意象展开叙事,巧妙融合孙中山、杨匏安和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的香山文脉,唐家古镇的秀丽风光,以及水上婚嫁、三灶鹤舞、舞火龙等珠海本土非遗片段,同时充分利用九洲城内原有的山石水榭、亭台楼阁为天然舞台,配合360°全景投影、线阵钜列式灯光、巨幅冰屏、雾幕影像等现代化、专业化的多媒体舞台设备,让观众和游客穿梭于虚实交织的岭南画卷。

演出现场

首演当晚,粤剧《戏角儿》全体粤剧演员在城楼牌坊上身着传统戏装惊艳亮相,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据观众预约报名后台数据统计,珠海演艺集团本次五一演出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8省(区)16市的数千名市民游客前来九洲城观演。“从开场的乐舞《九洲华影》到结尾的歌舞《悦动九洲城》,这13个节目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十余次精心推敲。”邹建红介绍道,《九洲那片月》的主创团队由集团优秀演职人员组成,历经2年精心策划、12版文本修改,近200名演职人员投入近一个月的紧张排练,才得以将这场视觉盛宴呈现在观众面前。正是这种对演出质量、舞台效果的极致追求,使珠海演艺集团这个成立不到六年的年轻国有文艺院团在全国文艺界崭露头角。

自2019年成立以来,珠海演艺集团相继推出了话剧《龙腾伶仃洋》、民族歌剧《侨批》、舞剧《水上新娘》、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儿童剧《海洋总动员》和青春音乐剧《穿越1839》等22台原创精品剧目,其中近九成聚焦珠海本土历史文化题材。相关剧目累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大奖殊荣。

活动现场

演出现场,来自澳门的观众林先生兴奋地说:“之前有幸在澳门现场看过《无声的功勋》,效果挺好的!所以这次专门带着老人家来九洲城听粤剧,有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希望演出能越办越好,惠及更多港澳人士。”退休教师曾女士感慨:“小时候周末总缠着父母来九洲城看展览,现在带着孙女看实景演出,感觉老建筑 ‘活’过来了!”

文旅融合续写新篇

“九洲城从特区初期的商贸业态到承载历史文脉的博物馆业态,再到现在实景演出的文旅业态,九洲城的活化之路,正是珠海致力于打造文化强市所一直秉承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发展目标的生动实践。”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闵云童表示,“珠海正在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和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这需要有对城市历史文化发掘与传承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体现‘诗与远方’特质的高水准文旅融合产品,当然更需要有一支精品剧目打得响、艺术水准拔得高、城市气质融得深的专业化演艺队伍去将其完美呈现。”

演出现场

展望未来,珠海演艺集团已为九洲城的持续发展作出详细规划:自今年下半年起,该集团将于每周五至周日在小剧场推出“周末戏剧”活动,将近五年获奖剧目轮番搬上小剧场舞台,包括话剧《龙腾伶仃洋》、歌剧《侨批》、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等原创文艺精品剧目,目前相关剧目正在紧张修改复排中;在重要节庆节点,集团将继续上演各个版本的大型实景旅游秀《九洲那片月》,同时深耕岭南本土文化,创作更多讲好珠海故事的艺术作品;今年年底,该集团将在九洲城内倾力打造一台沉浸式园林版《牡丹亭》,届时观众游客可执灯夜游,与杜丽娘共赴“游园惊梦”。

当京剧曲牌《夜深沉》与岭南园林场景展开南北文化对话,当《宫商角徵羽》的国乐华章在九洲城墙下悠悠回荡,人们所见证的不仅是这座“记忆之城”建筑功能的转换,更是珠海这座“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随着珠海演艺集团将九洲城打造成为“文化地标”计划的稳步推进,珠海正以文化为帆,驶向更具影响力的世界文旅坐标。

文 | 记者 钱瑜图 | 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