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湖北医保局发布消息,湖北落实“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价格项目并制定政府指导价,项目价格为全省最高限价,不得上浮,下浮不限。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通路。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产生脑电波,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通,创造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
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后,普通患者何时能用上?价格确定后,这一技术如何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患者?
“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用于中风、瘫痪、失语、癫痫等疾病治疗的前景广阔。此次医疗服务制定收费标准,将极大的助力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迭代。但由于该类技术目前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所以真正应用到患者还需满足几个条件。”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宋健告诉记者,未来患者经过医生的疾病评估和安全评估可选择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后,首先需进行严格的伦理规范审查,还需确保患者充分知情同意,才可以应用脑机接口技术进行疾病或康复诊疗。
3月中旬,国家医保局曾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也表示,“明确的价格有助于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鼓励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推动技术升级,也有利于研究扩展脑机接口未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空间,是脑机接口技术从科研走向民生领域的关键突破。”
“脑机接口技术尽管尚未获得正式临床应用审批,但其革命性潜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不可忽视,定价机制构建了从科研探索到临床落地的转化桥梁,为技术进入临床应用打开了一扇门。”宋健表示,定价体系的确立,使医疗研究机构能在伦理审查通过后,通过规范化收费项目开展临床研究,这将大幅缩短临床前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周期,避免了冗长的审批流程;也为在临床试验中获取进一步迭代所需的各类数据提供了保障,这对于技术的快速转化落地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该机制在实施中需严守伦理规范,所有临床研究必须在双重保障下开展:一方面需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对安全性进行的专业评估,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患者的充分知情同意。”宋健说。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
编辑: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