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优良作风作为立党兴党的精神标识和执政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得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得到有效纠治。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作风问题无小事,必须从点滴抓起,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是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党中央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榜样。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自觉践行八项规定,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通过领导带头,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主动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坚持的铁规矩。新形势下,要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同时,要完善制度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使遵守八项规定成为习惯和常态。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持续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狠刹“节日腐败”、严查“微腐败”,整治文山会海、铺张浪费,实现从“层层加码”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排解民忧,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以实干创实绩、以实绩赢民心。要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以新成效不断赢得群众信赖。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处处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把作风根基打牢、保障夯实、镜子擦亮。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筑牢廉洁底线,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新征程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杨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