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工业用地的立体重生!坪山“垂直工厂”实现双重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8:3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在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兰竹东路,曾经生产彩电显像管的赛格科技老厂区,如今已转型升级为坪山区规模最大的全盘道工业综合体——坪深智慧产业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通过“规划引领+设计创新+审批改革”三维联动,将该低效用地盘活为拥有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产业新高地,为超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示范样本。

坪深智慧产业园现状航拍图

曾经的赛格科技园区,因产业迭代陷入发展困境:容积率不足0.3,仅3万平方米的低矮厂房长期闲置,与周边蓬勃发展的高新产业极不协调。

坪山管理局以 “三新” 策略打破困局:一是锚定新赛道,对接深圳“20+8”以及坪山区“9+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需求,会同产业部门引入深国际集团开展联合开发;二是重构新空间,通过法定图则规划调整,在维持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率提升至3.92,土地开发强度实现了13倍的飞跃;三是培育新动能,深国际集团投入20亿元拆除老旧厂房,新建能适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代化载体。

坪山管理局指导企业按照 “垂直工厂” 理念,构建起三大技术体系:设计四层双盘道系统,9米宽的环形车道承重可达55吨,让40尺集装箱货柜车能直达各楼层,成功破解了垂直物流的瓶颈;采用11米层高、12米柱距的无柱化车间设计,搭配首层3吨/㎡、其他层2吨/㎡的高荷载标准,满足了90%以上先进制造业的生产需求;利用大连板立体连廊串联生产单元,构建起“生产-研发-配套”的垂直产业链,同时配建宿舍、共享实验室等设施,形成产城融合的良好生态。

记者了解到,在机制创新方面,坪山管理局建立起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用足“产业提容+工业上楼”政策包,以空间重构推动产业升级;组建专家库,从空间布局到工艺需求,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机制,将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了50%。

从效益成果来看,改造后的园区建筑面积达44.72万平方米,相较原园区扩大了15倍,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升。项目精准适配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吸引众多高成长性企业入驻,投产后的产值及税收贡献相较于改造前,预计将实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园区直接创造了数千个高质量就业岗位,配建的生活配套设施,也有效弥补了片区服务短板。

如今,满载货物的卡车在灰色混凝土立面的厂房间盘旋而上,这座由老工业区蜕变的“垂直工厂”,已成为深圳推动超大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生动注脚。其“规划-设计-运营”系统经验,正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空间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坪山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