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邵昀】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2日落地,重挫美国科技股盘后交易,“七巨头”之一苹果领跌,跌幅一度高达7.9%。美国《纽约时报》、彭博社等2日分析,为规避关税,苹果此前对其产业链进行多元化布局,将部分在华生产转移到越南、印度等,但特朗普此次对全球贸易伙伴广泛征税,或令苹果这一策略“适得其反”。
特朗普2日宣布,美国将自5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自9日起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除了中国以外,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欧盟也都赫然在所谓“对等关税”的征收对象之列。特朗普在白宫声称,这将是美国的“经济独立宣言”。
对此,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彭博社说,此举将对苹果造成特别严重的打击。按照美媒的说法,虽然苹果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仍在中国生产,但在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华征收关税后,苹果已将制造业务扩展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苹果现将部分AirPod、iPad、Apple Watch和Mac生产放在越南。《纽约时报》称,截至2023年,在苹果公布的200大供应商中,有约10%在使用越南工厂。此外,苹果还在印度生产越来越多iPhone和AirPod,并计划未来让印度工厂生产25%的iPhone。
然而,越南和印度此次分别被特朗普政府征收46%和26%的“对等关税”。在苹果设有Mac生产线的马来西亚和泰国,其“对等税率”也各自高达24%和36%。苹果还在欧盟成员国爱尔兰生产一部分iMac,该国被征收20%关税。
这导致苹果进退两难。彭博社指出,iPhone、iPad和Apple Watch占据苹果近4000亿美元年收入的四分之三。考虑到特朗普此前表示,不会再像第一任期那样给予豁免,苹果要么只能自行吸收成本,要么只能提高产品价格,间接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苹果会把这些新的关税数字放到他们建立的模型中,在几个小时内就能知道问题有多大。”美国软件开发公司Instrumental联合创始人、前Apple Watch产品设计主管安娜-卡特里娜·谢德莱茨基(Anna-Katrina Shedletsky)说。
截至发稿,苹果在美股盘后交易中下跌近7%。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说,如果这一跌幅在3日正常交易时段持续,这将是苹果自2020年9月以来最大的一次单日跌幅。
事实上,不仅是苹果,美媒认为,其他美国科技公司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特朗普“对等关税”的负面影响。《纽约时报》2日提到,谷歌、微软等对国际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没那么高,但其重要的消费电子业务也会受到冲击。关税还可能会推高公司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而这些数据中心正是其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
特朗普主张,关税能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美媒发现,苹果在美国实现大规模生产一事上举步维艰。
据悉,Mac Pro是苹果唯一一款一直在美国生产的产品。2019年,受制造成本影响,苹果曾计划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Mac Pro生产线迁往中国,特朗普政府用大幅提高进口关税进行“威逼”,才留住苹果这条仅存的美国本土生产线。特朗普当时还参观了得州工厂,称赞苹果是美国企业的典范。
但自那以后的几年里,苹果未能将任何一款核心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美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本土制造业缺乏熟练工人——得州Mac Pro生产线曾出现工人在交接班前提前离岗的情况,导致公司不得不暂停装配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苹果在美国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零部件(如定制螺丝)供应商。目前,得州工厂的许多零部件仍要从中国进口。
苹果CEO库克曾表示,美国没有足够的熟练制造工人与中国竞争。在2017年末的一次会议上,库克说,中国是少数几个能稳定提供精通高端制造设备操作工人的国家。“在美国,你可以把工程师召集起来开个会,但我不敢保证能把这个房间坐满。但在中国,参加这种会的人可以填满好几个足球场。”他说,“这里的工人技能不可思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