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社会组织在承担成年人社会监护职责时,往往面临着“无限连带责任风险”的尴尬,从而限制了老年人意定监护服务的发展。近日,全国首个“成年人社会监护监护人责任险”险种在北京推出,为老年人意定监护困局提出了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险种由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共同研发,旨在解决社会监护行业的核心痛点。该险种根据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双阶段动态覆盖”模式,无缝衔接意定监护协议生效前后两个阶段,实现了从意定授权到失智监护的全流程风险闭环管理。该险种设计了30万元与50万元两档保额,以满足不同家庭财务状况、监护服务周期和风险场景的保障需求。
近年来,意定监护已成为解决成年人监护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缺乏监护的空巢、残疾、失智老年人而言,这一监护方式可以让他们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在承担成年人社会监护职责时,往往面临着责任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的突出矛盾。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作为社会监护人的社会组织将背负着潜在的无限赔偿责任,这种“权责失衡”极大地制约了社会监护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新险种的落地,有助于推动社会监护服务健康发展。”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赵越凡介绍,本次新险种的成功落地,为社会监护人履行职责解决了后顾之忧,将有力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保障老年人及心智障碍者权益的事业中,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