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室书香润洪城——孺子书房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0:32:00    

孺子书房樟树林分馆

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

市民在孺子书房内乐享阅读时光

  当暮色轻抚赣江,一盏盏书灯次第点亮,散落街巷的孺子书房,正成为南昌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粮仓”。

  这些散落在社区肌理间的文化驿站,以“推门即入的诗意空间”,重新定义现代都市生活,用“15分钟阅读圈”织就市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在繁华与宁静之间架起一座座精神桥梁。

  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我市110家孺子书房,累计服务读者503万人次,借还书籍79.4万册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07场次……如今,在英雄城,全民阅读以孺子书房为载体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一馆一景”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走进全市首家24小时开放的孺子书房——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读者们沐浴在春日暖阳中,与书为伴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城市画卷。

  为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南昌市自2022年起,用两年时间建设了110家覆盖城乡社区、工业园区、重点景区,集图书阅读、文化讲堂、志愿服务、邻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普惠制城市书房,探索城市阅读服务(连锁)模式。

  如今,这110家以东汉名士徐孺子为名的城市书房如星辰般散落在12个县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景区游客,还是社区居民,推开任意一家孺子书房的大门,都能在通透明亮的玻璃房、原木色书架与暖黄灯光交织的温馨环境中,享受优质的阅读体验。南昌高新区华勤分馆建在3万产业工人的宿舍区,配备各类书籍丰富职场外生活;鲤鱼洲红井分馆选址白鹤小镇景区,游客可倚窗观鹤、掩卷听涛;新建区马兰圩湿地公园分馆采用全玻璃幕墙设计,将书香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内的分馆以“水墨丹青”为主题,书架造型模拟毛笔笔锋;南昌县原城纪分馆则融入赣派建筑符号,用天井、马头墙营造传统书院氛围……以“标准化+个性化”思路建设的书房,让散落在城市各处的书房成为承载地域文化的“微型展厅”,“一馆一景”的文化空间,正在丰富南昌的城市文化基因。

  事实上,早在规划设计之初,南昌市便出台《南昌市“孺子书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书房选址需满足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三大原则,确保每座书房服务半径覆盖1.5公里或服务人口5000人,并以“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视觉标识、统一资源采购、统一智能配置、统一规范管理”的“五统一”模式,让城市文化地标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孺子书房镶嵌于南昌市的工业园区、景区绿荫、社区转角处,用书页和墨香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建造起文化森林,让阅读润物细无声地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在满足市民个性化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全民覆盖、精准供给、特色服务的公共服务新路径。

  得益于南昌创新构建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模式,通过公建公管、公建民营、民建公助三条路径,激活了社会文化资源“一池春水”。多元化运营减轻了财政压力,更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热情。“社会力量的参与,让书房更贴近群众需求,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活力。”南昌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制定《孺子书房建设与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全国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了“南昌样板”。

  智慧服务+文化普惠 激发全民阅读活力

  “轻点指尖,喜欢的书就能‘送货上门’”“足不出户就能坐拥海量藏书,就像把图书馆搬回了家”“‘飞阁流书’网借服务真是解锁了阅读新姿势”……当数字科技与传统阅读相遇,孺子书房以智慧服务与文化普惠双轮驱动,为全民阅读注入全新活力。

  走进新建区孺子书房新建城分馆,科技感扑面而来——读者蔡敏抱着精心挑选的图书,将其放置在自助借还书机的感应区域,借阅手续瞬间自动完成。蔡敏对此赞不绝口:“以前借书还书都得去图书馆,现在家门口的孺子书房就能搞定,还能随时查阅资料,科技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近年来,南昌市通过建立区域公共图书馆联盟,编实编密全市公共服务网,以“市级中心馆+区县级总分馆+孺子书房(城市书房、流通点)”为运转架构,深化总分馆集群管理系统、大数据智慧墙及分析平台、运维管理平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等智慧管理,打造出“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服务模式,实现电子社保卡二维码、昌通码、支付宝进入书房和借阅书籍,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文化服务供给。

  一系列便民服务的背后,是南昌市公共图书馆联盟的智慧布局。其首创的图书“网借服务”,在全省率先建成“一键借阅”公共阅读平台,实现所有图书在市各大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之间通借通还、就近借就近还,让图书真正“流动”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阅读体验,孺子书房还推出了“一馆一码”小程序。“以前去书房总要提前查路线、问时间,现在打开小程序就一目了然。”市民赵铭熙一边展示手机界面一边说。据悉,市民只需扫码即可获取书房的开放时间、位置、活动资讯等详细信息,小程序还设置了读者群、读者意见投诉、满意度调查等入口,让市民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便捷书房服务。

  “一键借阅”平台让读者告别线下奔波,享受“线上下单、快递到家”的便捷;线上直播平台邀请文化名家开展云端讲座,打破时空限制,让优质文化资源走进千家万户……在智慧服务与文化普惠的双重加持下,孺子书房正以蓬勃之姿,引领着全民阅读蔚然成风,让书香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市民带来更加丰富、便捷、美好的文化体验。

  城市书房酿就满城书香 “精神粮仓”可触可感

  舒适惬意的孺子书房正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着南昌市民的文化生活。这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文化空间,早已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单一功能,成为融合阅读、社交、休闲、美育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在这里,我找到了都市生活中的诗意栖居。”家住青山湖区的孺子书房“常客”闾思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南昌人的心声。

  孺子书房定期邀请文化“大咖”、社会名人走进书房,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设置媒体工作室,邀请市民在摩天轮分馆线上分享好书,更有大咖在线直播阅读心得;同时,注重历史文化普及,持续推出“感受非遗魅力——雕版印刷体验活动”“南昌文字文化普及活动”等优秀传统文化专场活动……在孺子书房各分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文化大餐“上新”,以多样的文化体验,助力南昌打造“书香洪城”品牌,让公共服务的触角以孺子书房为基点不断延伸。据了解,近年来,孺子书房已累计举办线下线上各类文化活动超过2300余场,内容涵盖图书分享会、文化讲座、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孺子书房积极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截至目前,孺子书房已与南昌市妇女联合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等百余家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组织、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孺子书房的创新实践获得了广泛认可,入围了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2023)》、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南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刻理解——不仅要建好物理空间,更要培育文化生态;不仅要满足阅读需求,更要创造文化体验;不仅要提供服务,更要营造生活方式。

  从均等化的阵地建设,到智慧化的全流程服务,再到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孺子书房在全民阅读的征途中不断探索与前行。110家孺子书房,不仅照亮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更让全民阅读在南昌更具温度、温情与温馨。

(洪观新闻记者 欧阳雨婷 高学斌 肖周/文 喻云亮/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