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AI辅助生成简历!这届年轻人玩转“精准求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8:47:00    

随着“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深圳招聘季持续升温。记者走访深圳各大招聘会现场发现,Z世代求职者展现出新式求职技巧:有人随身携带适配不同企业的多版简历,有人与“面试搭子”组队开展模拟演练,还有人借助AI工具生成简历和职业规划方案……

▲青年毕业生与深圳领军企业HR进行面试。受访单位供图

对此,职业指导专家提醒,AI技术虽能快速生成看似“完美”的简历和职业规划方案,但求职者不可盲目依赖。

准备多版简历根据岗位调整

对于不少求职者来说,“一份简历走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记者走访深圳多场春季招聘会发现,为提高求职成功率,新一届毕业生纷纷采用“一人多版简历”策略,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定制差异化简历,力求精准匹配心仪岗位。

来深求职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郑同学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两份简历,“投递互联网数据分析岗时,我着重突出专业软件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项目经验;而在应聘市场运营岗时,则将重点放在沟通协调、市场调研等经历上。”她表示,身边同学普遍会准备两三版基础简历,再根据具体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这种“精准适配”策略显著提升了面试转化率。深圳大学的赵佳表示,在招聘平台根据不同岗位投递不同版本简历后,收到面试邀约的次数明显增多。“每家企业的岗位描述略有不同,根据不同公司的岗位要求,给不同版本简历,可以大大提高初筛通过概率。”她补充说道。

模拟群面提升面试实战能力

在招聘中,群面已成为中高端岗位筛选的关键环节。然而,缺乏实战经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常让应届毕业生在群面中陷入被动。记者走访发现,以2~5人为单位的“模拟群面搭子”正成为高校和社交平台上的热门互助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她在深圳求职期间,与舍友组成“搭子小组”,通过“无生试讲”反复演练面试场景。两人轮流扮演考官与考生,针对肢体语言、话术逻辑等细节互相指正:“独自练习很难发现问题,搭子能精准指出仪态、语速等容易忽视的短板。”

对于性格内向的求职者而言,模拟群面更像是一场“社交脱敏训练”。深圳应届毕业生李思宇曾因群面紧张多次落选,在参与学校组织的模拟群面并接受就业导师的专业复盘后,逐步突破了表达障碍:“现在我能主动在群面中输出观点,模拟训练让我找到了自信。”

利用AI工具提前预判问题

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求职领域,智能化工具正成为毕业生提升求职效率的“新利器”。从简历优化到面试备战,AI凭借高效分析与精准建议,为求职者打造全流程“智慧助手”。

AI的简历优化功能备受青睐。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钟宇晴每次投递前,都会利用AI工具解析目标公司背景与岗位职责,针对性调整简历重点。商学院毕业生赵仪告诉记者,她将AI作为“求职参谋”,通过输入个人经历与岗位要求,获取简历语言优化建议,并借助AI岗位匹配算法筛选出高契合度职位,最终顺利拿到offer。

面试准备阶段,AI模拟面试功能成为“练兵场”。南方科技大学的林同学在备战科技企业产品经理岗时,使用AI模拟平台生成高频业务场景题,如“用户活跃度下滑如何破局”。系统不仅能从逻辑、内容、表达等维度实时打分,还会推送优秀案例参考。“AI模拟面试就像‘私人陪练’,帮我提前预判问题、调整答题策略,心里更有底了。”

专家声音

AI不是“万能宝典”

目前,运用AI进行简历优化、做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此,专家建议,毕业生应在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和能力优势的基础上,理性借鉴,实事求是。

拥有15年人力资源平台工作经验的国家三级职业指导师、GCDF全球职涯规划师窦君艳认为,AI凭借强大的算力,能助力求职者快速生成契合岗位JD的“完美简历”,但内容真实性不容忽视。若简历呈现的能力与自身实际不符,即便能通过企业初筛,也会在面试环节暴露问题。因此,她建议求职者不要为了贴合某个岗位,而过度美化简历。

谈及毕业生用AI做职业规划,窦君艳强调,AI虽能搜索海量信息、分析个人背景,但不可完全依赖它,尤其不能把它当作求职导师。她建议求职者在具备清晰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将AI生成的职业规划结果作为参考,合理借鉴。

针对应届毕业生求职,窦君艳结合跟踪案例给出实用建议:投递岗位前,应充分了解目标行业背景与发展潜力;线上投递时,需着重凸显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此外,考虑到不同招聘平台简历重合度约60%,她还建议求职者积极拓展投递渠道,提高简历曝光率,增加求职成功概率。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实习生 张艺馨

实习编辑 迟浩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