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方错误的“二战史观”无法磨灭中国重要贡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13: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史中具有极特殊地位。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反法西斯战争”命名的全球性战争。它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让人类意识到极端主义与种族主义必须被彻底否定,也是对既有国际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的根本性调整。

二战不仅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未真正解决当时的国际矛盾,反而留下诸多隐患。正如当时盟军统帅福煦所言,《巴黎和约》不过是一份二十年的休战协定。历史证明,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二战后,基于反法西斯胜利所确立的国际秩序,包括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机构的建立,构成了战后70多年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制度基础。至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受益于这一体系。因此,二战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毋庸置疑。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或政治利益考虑,有意弱化苏联与中国的关键作用。这一倾向显然有违历史事实。苏联在战争中牺牲人数达2700万,仅在苏德战场上就牺牲681万人。而德国在该战场的死亡人数为380万人。相比之下,美国在二战中总死亡人数为40.5万人,其中70%发生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由此可见,苏联毫无疑问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军。日本也经常在国际舆论场中树立“受害者”人设。然而,日本必须正视自身在战争中的侵略行为。正是这些侵略行径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形成统一战线,对其进行有效遏制。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长期被某些西方学者忽视。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忽略了中国在抗战中的特殊国情与战略价值。

中国的持久抗战本身就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卓越贡献,不容置疑和忽视。在物资极度匮乏背景下,中国人民凭借顽强意志与灵活战术,持续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之久,极大地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本无法与德国在欧亚战场形成合力,极大地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这就是中国战场巨大的战略价值。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将游击战从战术高度提升至战略高度,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据统计,中国战场最终消灭日军44万人,接收投降部队127万人。这一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抗战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关键作用。这一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全球规模的军事冲突,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思想启蒙。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今国际格局的演变,更是对和平与正义理念的坚守与弘扬。(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许海云)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