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迎来开馆十周年纪念日。这座“有温度的科技馆”自2015年启航以来,始终坚守“科技惠民”初心,以深化科普教育、拓展资源覆盖、创新服务模式为使命,累计接待公众超1900万人次,举办科普活动1万余场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30余项,成为东北地区科普与创新的标杆阵地。
省科技馆是一座集科学普及、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科技馆,是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普宣传阵地和科学文化交流平台。10年间,实体馆年接待观众量从100万人次跃升至3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98%,累计观众人数突破1900万人次;通过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形式深入基层,惠及523万人次。科普活动“量质效”同步升级,从年办百场到形成“3000场常态化+30项品牌化”矩阵,覆盖传统节日与重大科普节点,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
省科技馆以“特效影院矩阵”为核心,创新“科普公益+院线放映”融合模式,打造公共服务典型范式。
2025年3月12日,省科技馆巨幕影院迎来历史性的一刻:这块承载无数市民观影期待的全国最大IMAX GT银幕正式获得商业放映资质。当“全国最大的哪吒”在638平方米的广阔银幕上一跃而起,坐在全世界最先进的激光放映系统前的观众,享受着“科技+文化”创新融合带来的顶级视听福利。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东北地区顶级影音体验的空白,更成为辽宁省科协践行“科技惠民”、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范例。截至4月26日,省科技馆IMAX GT巨幕影院票房收入已达639万元,观影人次达8.3万,连续创下全国影院票房榜、单厅票房、单厅人次、单片票房等多项全国第一。“科技馆观影”品牌吸引全省乃至全国游客专程体验,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
为破解城乡科普资源不均衡难题,省科技馆构建全域覆盖体系。流动科技馆巡展近百个县,惠及400万人次,填补基层科普空白;科普大篷车行程20万公里,开展活动600次,服务乡镇群众100万人次;农村中学科技馆建成14所,吸引23万人次学习,助力“双减”落地;新建6所县级科技馆,覆盖300万人口,织密基层科普服务网。
省科技馆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赛事,年均吸引16万人次参赛;实施“英才计划”“高校科学营”,为“强基计划”输送人才;馆校合作签约430所学校,年均开展课后科教活动100场,惠及3万学生;编制《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指南》,整合200余项课程,实现校内外无缝衔接。
省科技馆以开放姿态拓宽合作边界,牵头成立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联动135家单位资源共享;创新“科技+文创”模式,开发文创产品百余种;打造“辽宁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品牌,6届接待500万人次,展现科技振兴力量。
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上,省科技馆将深化“科普+文化”融合,推出光影盛宴与创新展览;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强化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持续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动能。
沈阳发布、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