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本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不少准妈妈却在遭受贫血困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别慌!科学预防是关键。
孕期贫血是胎儿发育的“拦路虎”。我国30%—50%孕妇存在贫血,孕中晚期更易发生贫血。
孕期贫血,会增加孕妈妈早产、产后出血、感染的风险,严重时引发心脏负担;对胎儿来说,可能出现缺氧、发育迟缓、低体重儿,甚至影响智力。
①铁元素需求增加 孕妈妈和胎儿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增加。
②吸收“遇阻” 可能跟孕吐,胃肠功能紊乱,茶、咖啡影响铁元素吸收有关。
③营养“偏科” 可能跟挑食、叶酸摄入不足有关。
如何发现孕期贫血?警惕以下典型症状。
①轻度贫血 疲劳乏力、注意力下降、指甲脆薄。
②中重度贫血 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手脚冰凉,甚至出现胸闷胸痛。
上述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孕期正常反应”,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1. 补铁饮食“黄金法则”
孕妇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富含铁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搭配维生素C,铁元素吸收率翻倍。
2. 科学补充铁剂
如果孕妇通过饮食无法满足铁元素的需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
3. 定期产检“不偷懒”
定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其他健康状况。
4. 适度运动促循环
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助于维持身体良好状态,对预防贫血也有一定帮助。
1.孕前月经量多或已有贫血;
2.双胞胎或多胎妊娠;
3.两次妊娠间隔<1年;
4.长期素食或消化系统疾病。
预防妊娠期贫血,是给宝宝的第一份健康礼物。均衡饮食、科学补铁、定期监测,让孕期不再“苍白无力”。
来源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