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展厅内展出的氢能产品。 (本版图片 记者 雷伟东 摄)
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一角。
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展厅内展出的氢能产品。 (本版图片 记者 雷伟东 摄)
本报讯(记者 康乔娜)7月27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近年来坚持立足氢能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孵化招引氢燃料电池系统、制加氢装备头部企业,加速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已初步形成覆盖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据悉,氢能产业链是陕西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西安市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据测算,2024年全市氢能产业产值近3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引育落地氢能企业120余家,企业数量约占全省1/2,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不仅如此,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在光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等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多个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西部材料、凯立新材料、泰金、菲尔特等为代表,以氢能关键材料研发与生产为切入点,我市已布局电解水制氢、甲醇重整制氢、氢燃料电池等领域,重点发展催化材料、金属氢化物材料、膜材料、碳基新材料、金属纤维扩散层材料等,长远布局纳米材料领域,在质子交换膜、催化材料、电极材料、扩散层等领域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在成果转化方面,我市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面向重型载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与控制》等重点研发项目,已在大功率燃料电池重卡集成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年产3000台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正式投产;石墨烯复合固态储氢材料产线建成投产;国内首套自主研发桌面式连续有机液体储氢与放氢装置拟于年底前正式投产;全国首台液氢无人机样机试制并进行测试;氢电绿色能源系统生产线及西北首条氢能风冷堆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投产达效……
目前,西咸新区已建成年产3万吨的制氢装置;日加注量1200千克的长维加氢示范站二期建成投运;燃料电池共性测试平台建设完成。氢能运力平台实现市场化运营;全省首个PEM制氢—氢能热电联产示范项目落地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