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讯(全媒体记者刘青霞 通讯员靳白雪报道)近日,以“介绍工程”为名诈骗400万元的犯罪嫌疑人魏某被乌鲁木齐警方从贵州贵阳押解回乌。这起始于2024年10月的骗局,让心怀期待的陈先生从憧憬“高利润项目”到竹篮打水一场空,400万“工程介绍费”最终成了惨痛的“学费”
2025年1月,心急如焚、满脸懊悔的陈先生匆匆赶到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称:“警察同志,求求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我投了400万,工程没影子不说,人也跑了……”
经民警深入了解,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始于2024年10月初。彼时,经朋友牵线,陈先生结识了自称手握“大工程”资源的魏某,两人很快熟络起来。11月底,魏某向陈先生透露,自己能够拿下某地区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还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国家扶持、前景无限”的蓝图,声称项目投资上亿元,纯利润可达千万。为增强可信度,魏某甚至当场出示了伪造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合同,信誓旦旦地保证项目万无一失。在其天花乱坠的蛊惑下,陈先生心动不已,随即将400万元“介绍费”转入魏某账户。
12月底,陈先生收到魏某发来的所谓“正式合同”,上面赫然盖着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印章,并约定了进场日期。然而,当施工期到来,陈先生却始终无法进场施工。面对追问,魏某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直至陈先生要求退款,魏某竟避而不见。此时,陈先生才如梦初醒,惊觉受骗,急忙向警方报案。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查,魏某偶然得知陈先生急于寻找项目,见其经济实力雄厚,便动起了歪心思。他打着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噱头,伪造了发包、承包公司印章及合同,精心编织骗局。
办案民警通过海量线索分析与多地走访摸排,于2025年4月7日锁定魏某藏身于贵州贵阳。在当地警方协助下,成功将其抓获。但令人痛心的是,诈骗所得的400余万元已被他挥霍殆尽。面对审讯,魏某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
目前,犯罪嫌疑人魏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承揽工程一定要走正常途径,务必警惕“工程陷阱”,切不可轻信“中间人”,交纳所谓的保证金、订金等。签订合同一定要仔细甄别,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