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电视连续剧《狮子山下的故事》定于20日每晚9时30分在港播出,香港各界对于这部即将开播的时代大剧也充满期待。
《狮子山下的故事》由胡杏儿、谢君豪、李治廷和黄觉等众多演员主演,以一家香港市井茶餐厅为舞台,两代好友家人为视角,反映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时代变迁,展现港人在逆境中不畏艰苦、团结奋斗的“狮子山精神”,让观众在怀旧情怀中更加体会到香港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骨肉亲情。
图片来源:剧照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除了《狮子山下的故事》,还有多部不同视角、长度制式的“回归剧”。
TVB就推出5部单元剧和1部系列剧,包括一集容量的《我的骄傲》《究竟天有几高》《母亲的乒乓球》《神奇的灯泡》《曙光》和长达15集的《回归》,以香港社会不同人物的生活和奋斗为主题,立体呈现回归祖国这25年来的生活,涉及亚洲金融危机、抗击非典疫情等大事件。
但是常常挂在大家口中的“狮子山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呢?为什么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时,TVB会邀请群星再唱《狮子山下同心抗疫》这首歌呢?
狮子山(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首先,狮子山,作为香港地标之一,高495米,因外表像狮子而得其名,在九龙不少地方都可望到。
而香港人说的,“狮子山精神”,又称为香港精神,“狮子山精神”源于70 年代的港台电视剧《狮子山下》及其同名主题曲。
该剧集反映当时港人生活艰苦,但凭着同舟共济,可以渡过种种困难,再靠个人努力工作,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最终可以改善。
歌词亦以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 以“刻苦耐劳“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狮子山下》这首歌流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大街小巷,深入人心,可说是香港精神的原始艺术版本。刻苦耐劳,拼搏向上,自力自强,坚毅不屈、锲而不舍,同舟共济都是“狮子山精神“草创期的正向元素,前四者是在艰困时期协助个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态度及德性,冋舟共济是群体合作的伦理价值。这些都是个体及群体能以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可称之为生存价值。解决三餐温饱,晚上有瓦遮头,是一众庶民的宿愿,亦是绝大多数港人生存的主轴。港人相信个人只要努力,是不会挨饿的,不单不忧两餐一宿;只要刻苦勤奋,自力自强的人终会出人头地,成为成功人仕。
所以,“狮子山精神”在港人心里是不可替代的,也正因如此,在第五波疫情最严重之时,TVB力邀群星来献唱《狮子山下同心抗疫》,正是为了鼓舞士气,齐心协力。
随着时光的流逝,被遗忘的有很多,但是,在香港,一定不会被遗忘的,就是——狮子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