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是指 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并于其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遗赠不同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遗赠的接受和放弃方式与遗嘱继承不同,受遗赠人需要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赠可以是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免除其财产义务。遗赠人在设立遗赠时,可以要求受遗赠人履行某种义务,但这种附加的义务并不是遗赠的对价,也不能超过受遗赠人所得的财产利益。此外,遗赠的设立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并且对出生后将成为法定继承人的胎儿,亦应当保留继承份额。
在司法实践中,有判例将赠与给婚外情人的遗赠予以撤销,主要基于该遗赠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而归于无效。遗赠合法有效的情况下,受遗赠应在知道该遗赠的两个月内积极向遗赠执行人主张接受遗赠。没有执行人或被遗赠人的继承人阻挠的,可通过诉至法院的形式,确认该遗赠的效力并取得遗产。
综上所述,遗赠是一种无偿法律行为,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与他人,受遗赠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遗赠。遗赠可以附加条件,但这些条件不能超过受遗赠人所得的财产利益,并且遗赠应当保留对特定继承人的必要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