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仙山外,香凝一炉中
错金铜博山炉
高26厘米,通体错金
可谓旷世奇珍,身价不凡
外观
错金铜博山炉
错金铜博山炉出土于满城汉墓刘胜墓,是一件熏香器具,因盖部铸成山峦重叠的模样,宛如古人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而得名博山炉。
错金铜博山炉的底座透雕三条腾出海面的蛟龙,龙身蜿蜒蟠绕,怒目圆睁、巨口大张,同时勾勒波涛汹涌的辽阔海面。海面之上,是构成炉盘与炉盖的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
错金铜博山炉·炉盖局部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山峦间有神兽出没、虎豹奔走,活泼机灵的小猴或蹲坐在山峦高处,或骑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们身背弓弩巡猎山间,或追逐逃窜的野猪,几棵小树点缀其间,展现出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山峦之上,用金丝勾勒出升腾萦绕的云气,赋予整座山峰飘渺的神秘感。
当炉内香料点燃时,袅袅轻烟从山峦的起伏处缓缓逸出,缭绕在山峦景物间,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犹如海上仙境。
结构
错金铜博山炉分为炉座、炉盘和炉盖三部分。炉盘与炉盖之间为子母口,便于开合。使用时将香料放入炉盘中点燃,盖上炉盖,香烟从炉盖上的镂孔中袅袅而出。
错金铜博山炉·结构
它的炉座、炉盘和炉盖分别铸造,炉座与炉盘之间用铁钉铆合在一起,保持结构稳定、炉身平衡,加以座把上蛟龙出海图案的衬托,视觉上形成龙头高昂、承托博山的艺术效果。炉盘与炉盖之间为子母口,不仅严丝合缝、过渡自然,形成山势由平缓到陡峻的变化,也便于开合以放取香薰料。
错金铜博山炉使用效果图
炉盖因循山势起伏镂孔,在不破坏整体美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烟气的发散,达到更好的熏香效果。错金铜博山炉通体以错金工艺加以装饰,纹饰自然流畅,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炉座圈足用细金丝错出卷云纹,炉座的蛟龙,炉盖的山峦、神兽等都用金丝错出细部轮廓,这对工匠的技艺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这件错金铜博山炉造型生动、制作精湛,是汉代文物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博山”熏香炉的“流行”
首先,这和古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密切相关。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神话传说非常盛行。这种思想反映在熏香上,就是博山炉的出现和迅速风行。
其次,博山炉的流行还和香料的不断发展有关。汉代及汉代以前,熏炉的香料来源多为茅香、蕙草等草本植物,干燥后就可以点燃使用,对熏炉的要求相对较低。到了西汉中期,开始大量流行来自国外的树脂类香料,这类香料需要在炉身底部放置炭火加以熏燃,应使用需求,熏炉的形制也发生系列改变:炉盖加高、空间加大、炉腹加深。在发展过程中,能工巧匠们充分利用了当时社会流行的装饰图案,促进了博山炉的出现。
错金铜博山炉出土位置示意
古人熏香的作用多种多样,那错金铜博山炉主要发挥哪种作用呢?它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墓后室旁的小侧间,应当是墓主人沐浴时在室内熏香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