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判缓刑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过失犯罪的罪过小,主观恶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因此可以优先考虑适用缓刑。
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具有从轻或减轻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刑法分则中各罪刚达到犯罪起点的,可以适用缓刑。
这类犯罪往往社会危害性较小,适合适用缓刑。
符合刑事政策、社会效果好的犯罪,可以适用缓刑。
罪行较轻,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这类犯罪分子适用缓刑不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
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例如,少年犯、轻微性质的犯罪、从犯、胁从犯、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积极赔偿的、自首立功的、无前科的、社会影响小的案件等,在符合缓刑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缓刑。
需要注意的是,累犯是绝对不适用缓刑的。
综上所述,适用缓刑的情形多样,具体是否适用缓刑需要司法机关根据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