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此时既高温炎热,也降水增多,甚至可能出现大暴雨、雷击等现象。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凉风渐退
空气中只剩下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暑热难耐
蟋蟀离开田野
到庭院墙角避暑乘凉
三候鹰始鸷
老鹰因地面温度过高
活动于清凉的高空上
小暑农事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气温高,土里的水份很快就蒸发掉了。农民扦插的薯秧还未生根就会因缺水而被晒蔫晒干,因此小暑期间一般不会种植薯类作物。
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炎热的天气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能够吸收更多养分,从而茁壮成长。如果小暑时节不够热,五谷就不会结实,影响粮食的产量。
小暑时节身体会有不适感
这个时候雨热同期、高温潮湿,人体内守的阳气很容易浮越在外,气温的升高也会导致心烦气躁,户外活动常常使人汗流浃背,适量出汗可以散热清心,但大汗则会导致气随津泄,伤气又伤阴。因此,出汗后适时补充水液,但不能贪食生冷,否则更伤阳气。小暑时节,虽暑气未极但暑湿俱盛,此时调理养生的重点是消暑宁心、健脾祛湿。
小暑闻花香 不觉夏日长
所谓心静自然凉
不妨放下浮躁
寻一处清凉
品岁月生香
愿大家在浓浓夏意中
觅得一份美好
丨来源:(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王杰 杨利霞)